1、人員固定
①生產區人員一定要嚴格固定工作崗位及活動區域,目前場內傳播最多的是人員交叉。
②不要為了方便夫妻工或其他原因中途交換飼養豬群。
③人員進出豬舍每天換衣服、換鞋、洗澡是有效的,進入非瘟陽性區域清除人員連續工作一個月,消毒洗澡后檢測都是陰性,也未見傳播到其他區域。
2、生產上無價值豬堅決撲殺
①已知疫苗毒和耐受豬中,有無癥狀傳播者和無癥狀帶源者在免疫力下降時會快速散出強毒(無癥狀抗體陽性豬受外環境強刺激后排毒,如:發情、分娩、發?。?。
②抗體檢測(豬只感染超過21天后形成抗體,可攜帶8-24個月;仔豬可通過初乳從母豬得到抗體)。
③無價值豬只,不僅本身沒有經濟價值,在豬群里可能還是一個“定時炸彈”,及早處理、減少散毒、控制污染面是關鍵(要統一員工思想,部分員工可能出于個人感情,不愿意撲殺弱豬。筆者就多次遇到因飼養員不愿意撲殺弱豬,導致病毒擴散,造成更大的損失)。

3、準確的檢測是最低的成本
①例行檢測必須做,不能因為連續陰性降低例行檢測頻率;
②場內公豬定期要做抗體篩查;
③豬群異常而檢測連續陰性時,要送樣到對標實驗室檢測,實驗室定期做盲樣檢測。
4、風機是很重要的傳染源
①非洲豬瘟弱毒株可隨粉塵傳播,目前集約化養殖都使用高速風機;
②一旦豬群有小飛陽性無癥狀豬存在,它排出的陽性粉塵大概率會出現在風機口;
③豬場定期進行風機采樣是很好的檢測方式,異常欄舍一旦連續3-5天風機口檢測陽性就意味著 整舍污染;
④高速風機可以把粉塵送出35米,出現陽性的欄舍外使用噴水降塵是降低污染面的措施。如果使用除塵袋也要定時噴灑消毒液。

5、關于霧化減毒
① 在高風速的影響下,粉塵傳播和污染是存在的;
② 非洲豬瘟在豬群中傳播的一個主要途徑就是經口鼻傳播;
③ 霧化可以有力降塵,同時把消毒藥帶到豬的呼吸道前段,霧化能無死角消毒豬舍。
來源:上海申亞技術服務中心